学院要闻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教融合育新人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以“五个强化”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754

建院以来,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推进“两工程两项目”,探索基层党建和业务创新融合新模式,着力打造“融·党建”品牌,努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平台做出贡献。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学院的党建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方向、强机制,提升政治领导力

强化政治功能,坚定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领全体师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履行党委总揽全局、引领推动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

健全工作机制,党政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学院事业稳步发展。学院党委与行政班子同心协力,以学院章程为根本遵循,研究制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等决策制度,做好“两决策三前置”,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持续强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四同步”,共同谋划和研讨学院的发展目标和育人使命,旗帜鲜明地走出一条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创新发展之路。

(学院领导班子合影)

二、强化思想铸魂,重引领、强信念,提升思想引领力

坚持思想引领。学院党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高质量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小组”分层分级的学习体系。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深入推进青马学校院系分校建设,与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兄弟院系联建联学、开展系列专题党课讲座,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

(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学院与兄弟院系开展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讲座)

坚持价值引领。学院党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更加优秀。开展书记、院长新生开学第一课,组织毕业生党员远航教育,举办就业引导交流会、国家电投就业校友座谈会、邀请行业企业优秀党员讲党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中释放青春能量。学院获学校2022年度就业质量一等奖。2023年学院毕业生满意度全校院系第2,在校生满意度排名工科院系第1。

(学院开展院长、书记开学第一课)

(学院开展毕业生党员远航教育)

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大手牵小手”,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教学创新引领作用。3年来,学院学生30余人次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省部级以上科创奖项。

(学院师生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学院学生在各项赛事上取得佳绩)

夯实信仰之基。学院党委创新学习教育活动的形式,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吸引力,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举办主题知识竞赛、红歌传唱快闪、开展“朗读者”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方式,引领师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学院开展主题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建党百年红色骑行、主题歌会等丰富活动)

三、强化组织驱动,抓基层、强基础,提升组织凝聚力

完善组织体系。学院党委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按教学、业务和职能成立4个教工党支部、按专业成立2个学生党支部,100%由部门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会、学生会、团委等组织,逐步建立架构清晰、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学院荣获2023年上海高校活力团委、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工会”。

(学院召开首次党员大会、团员大会、工会、学生大会)

压实主体责任。学院党委贯彻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结合分工联系教师、学生党支部,推动党建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坚持和优化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情况通报机制,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形成“计划-部署-监督-考核”闭环管理。

(学院召开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会)

坚持党管人才。学院党委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强院之基,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着力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全职企业师资,打造一支“产教相融、学科交叉、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建立人才引进党委谈话制度,做好人才引进政治把关。开展“青年教师启航培育计划”、教学能力专项提升计划,定期举办教师入职培训、“智慧·有约”教师沙龙,促进教师成长发展。加强政治吸纳,建立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学术带头人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

(学院开展 “智慧·有约”教师沙龙活动)

四、强化创新融合,两工程、两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共同凝聚“大团队”。学院党委依托先锋“融·党课”平台,邀请企业优秀的党员和学院党员讲授党课,组织校内党员师资赴企业进行课程调研、开展座谈交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着力引导党员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组织优秀教师党员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建设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海高校Ⅳ类高峰学科能源科学与技术学科——上海非碳基能源转换与利用研究院建设,获市教委发文予以肯定。

(学院教职工党员赴国家电投新疆能源化工开展社会实践)

深入实施“树人工程”,共同建好“大思政”。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三全育人”作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实践育人纳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设校企共建课程,引进企业教材,探索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将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前往产业一线调研,拓宽研究生党员暑期项目制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在基层一线中厚植家国情怀。《智慧能源前沿》获校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基金“优秀”等级。“无尽之源,绿动未来”行业实践团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TOP100”。学院入选学校第三批“三全育人”示范单位。

(学生前往国家电投所属企业开展实习实践)

深入实施“校企党建共建项目”,共同搭建大平台。学院党委充分把握校企协同育人内涵,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载体,着力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先后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上海电力直属第五党支部、上海核工院总体所型号与总体党支部等行业企业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以党建共建引领发展,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学院“能源学子‘电’亮未来——校企联动助力能源强国建设主题党日”活动获2023年度校十佳优秀主题党日案例。积极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与国家电投上海电力、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共同建设的“数字化低碳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入围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学院党委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合作协议) 

(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国家电投所属企业签署党建共建协议)

深入实施“党建+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共同凝练“融·党建”品牌。学院党委紧紧围绕“融·党建”品牌建设,结合学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实施方案、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深化“党建+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 各党支部围绕“一支部一特色”培育,深入实施“党建+学术”“党建+就业”“党建+实践”“党建+科研+服务”“党建+高端非学历教育”支部特色项目,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学院联合国家电投集团申报的《双碳目标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获得“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的学院。

  

五、强化文化引领,以融聚力、以文育人,汇聚师生向心力

推进校企文化融合。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将交大精神与国家电投精神融合,凝练学院独有的文化气质,确立“绿色、创新、融合”(I2G)价值追求,切实增强推进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的文化自信。推进学院与闵行校区的多维度融合,启用 “交慧桥”。立足“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有效结合、协同发展,构建“3+3+X”智慧能源产教融合示范校园,着力打造智慧能源示范校园,推进智慧育人平台建设。

 

(交慧桥启用仪式)

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学院党委坚持文化引领战略,将学院文化体系融入校园环境中,建设学院视觉识别系统,开展校训墙、文化长廊等楼宇文化建设,凸显具有独特气质的家园文化和学院精神。拓展平台载体,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远程教平台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多个专栏专区。把握契机节点,运用学院道旗、宣传栏、电子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氛围营造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作用,引导师生自觉投身于能源强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打造学院文化长廊、道旗等)

旗帜引领方向,使命凝聚力量。学院党委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奋力谱写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平台新篇章。

让我们共同祝福党的103岁生日,祝福伟大的祖国!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将在党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努力为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国家深化能源革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