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院长书记开课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硕博新生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1226

院长能源讲座

2022年11月18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震为全体硕博新生作了主题为“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绿色转型”的讲座。学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新生参加会议。

52.png 

本次讲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01碳中和的重要意义

黄院长首先向大家普及到:2022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20.99ppm,是地球上人类出现后的最高值。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已达2.2万亿吨,造成了病虫害增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诸多问题,气候变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全世界各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格拉斯哥气候协议等都表示了各国应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决心。

对于我国而言,以大规模能源资源投入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如何通过双碳改变我国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

02人类历史上的能源转型

自然动力、化石燃料、电能、核能的发现及利用、每次能源转型都使得人类文明发展,而以新能源为主体,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正在进行中,面向碳中和我们正面临新一次能源转型。

03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的本质即为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实现绿电替代;可再生燃料替代:绿色原料替代化石燃料。而能源转型的基本逻辑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可再生燃料将与零碳电力形成二次能源脱碳的重要组合以及能源系统数字化与智慧化,实现能源流与信息流的高度融合

 

问答环节

在介绍结束后,各位同学感触颇深纷纷提问,针对提出的可再生燃料和电池储能的区别、DAC技术相对于CCUS发展的前景、电催化技术及热催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等问题,黄院长都一一做出解答,切实解决了广大同学心中的疑惑。

53.png 

讲座最后,黄院长总结到:过去的世界,我们是依赖于上亿年前阳光照耀的产物——化石燃料。而之后的世界,每天的太阳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可再生燃料。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创造和建设未来具有无限想象的全新的零碳能源系统。

 

 

书记第一课

2022年11月25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党委书记程伯儒为全体硕博新生作了主题为“碳能源强国 成就人生”的讲座。学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新生参加会议。

54.png 

讲座伊始,程伯儒书记从科学与技术的分与和展开,首先介绍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

 55.png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的窗口学院,是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的产物,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旨在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学院的两个大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关乎道义、发展、安全、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每一次工业革命本质就是能源革命,一场能源革命重塑世界格局,现在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应运而生。

书记对新生的建议

程伯儒书记说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把握自己,成就人生。对新生未来几年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56.png 

1.把握好转折点,要善于总结归纳,每一次总结都是人生的成长;正确认识,应对新的挑战,从学习应试到研究,从独立学习到沟通合作,从被动到自觉自律,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2.坚定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是航行一生的压舱石,有了正确的成熟的三观,就会有正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毅力,就会面对各种矛盾处变不惊,不惊慌失措。

3.掌握和运用矛盾观点和矛盾方法,人与人之间遇到冲突时换位思考,矛盾的双方就容易相互理解,缓和矛盾,需要运用辩证唯物法看事物的主流。

同学们的提问

1.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相对于学校其他产教融合学院有什么优势呢?

学院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既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院,也是国家电投集团的学院,集团为学生研究课题选题及实习提供了大量便捷。

2.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对同学们以后就业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要目标明确,尽量避免学的用不上,用上的没学过,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企业研究热点,确保学有所用。

讲座最后,程书记说到:希望你们认真学习,过好研究生生活,为建设能源强国而努力,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