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轮播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2025高校“AI+能源”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次数:51

2025年5月24日-25日,2025高校“AI+能源”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承办。

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朱晓红主持。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创始院长黄震首先代表学院致辞。黄震介绍了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的使命,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智慧能源领域的学院,学院的使命就是要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通过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构建能源学科与其他不同学科交融碰撞的创新生态。当前,AI对能源领域的赋能已超越工具属性,正在重塑教育、重塑能源研究和能源工程,正深刻改变知识供给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为高等教育和能源行业带来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为加强高校“AI+能源”学术交流与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举行2025高校“AI+能源”学术研讨会,将聚焦能源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创新,深入探讨“AI+能源”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让我们以教育之变、科研创新范式之变,去迎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代表学校致辞。奚立峰表示,人工智能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能源领域的科研范式与产业生态,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依托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在能源领域构建了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育人模式,并在智慧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期望通过研讨会聚焦“AI+能源”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创新,搭建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期待与各界携手探索能源科技发展新路径,加速AI技术在能源领域落地转化,助力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与“双碳”目标实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梅宏作“数字化与AI时代的科技创新”为题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对数字化转型与AI时代科技创新的深刻见解,探讨了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迈向数字文明的进程,以及科研范式从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到数据密集型科学的演变。他强调了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强调AI应作为人类助手,服务于人类目标,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在特邀报告专场,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和望利,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金耀辉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流程制造和能源供给调控”“‘机理+数据’与大模型的交融:驱动AI赋能分子合成的新引擎及对智慧能源的启示”作报告。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飞、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鸿东、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平台副主任李慧分享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六所高校共同发布了“AI+能源”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倡议书,以赛事为载体,挖掘与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善于运用AI技术的学生,为国家的能源绿色转型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智力支撑,共同推动能源类学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在AI for Energy Education专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晓晶教授和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艳丽教授等分别作特邀报告,分享了他们在AI+能源领域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经验。

黄震主持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圆桌讨论,主持人与金耀辉、刘晓晶、刘艳丽、王鸿东、严骏驰、李俊、张俊等圆桌嘉宾及会议代表就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应该怎样学?”“老师应该怎样教?”“学校应该怎样办?”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必须回归到AI无法替代的人的基本素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AI for Energy Research & Engineering分场,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研究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会议聚焦AI在燃料设计、电池材料研发、燃料电池优化、氢能系统开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AI技术在能源系统建模、智能控制和性能预测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研讨会还特别设置的研究生分会场,遴选出的15篇研究生论文进行了精彩的成果分享和展示,评选出了优秀论文。

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郑明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严俊杰,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宋永臣,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能源与电气学科主要负责人和教授、研究机构和企业专家,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倾力打造的智慧能源校园,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合作。本次学术活动搭建了高水平学术平台,为解决“AI+能源”的共性问题提供创新思路,为能源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