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仿真实训:有点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1298
明明是同一批实训,却同时启用了核电、火电、海上风电三大实训资源,这在学院仿真实训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实训的师资配备也各有不同。
有从发电企业邀请来的技术大拿;
有从业20多年、专注三代核电技术的高级操纵员;
还有曾全程参与海上风电仿真系统调试、从培训业务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新晋教练员。
这批“学员”,暂无从业经验,但吸收和转化能力超强。连最烧脑的火电系统、最拼手速的3D仿真,他们“玩”起来都溜到飞起。
教学方面,理论教学、实操演练、分组实战、VR体验,各种方式悉数尽出。“教”与“学”之间,教练员们忙前忙后,“学员”们也学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是智慧能源创新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必修课程的教学现场。《专业实践》研究生课程是学院落实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强化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要求,为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需求导向、实践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征,专门打造的具有学院特色的校企共建实践类课程。本次课程自8月29日至9月9日,为期10天,覆盖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共44人。
本次专业实践,综合考量学生专业方向和企业能源特色,最终确定了核电、火电、海上风电三大实践课程。通过仿真实训,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源企业实际有机融合,为学生开展智慧能源及应用方面的专业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结束后,学院组织了结课交流会。刘晓晶副院长在交流会上致辞,强调应充分发挥学院“强基础、促交叉、重实践、国际化”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优势,一方面注重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加强专业建设,通过教学相长,不断积累改进,让老师和学生都成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探索者与改革者。
学院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将非学历教育中积累沉淀的实训模式和经验,拓展应用到学历教育侧的首次尝试。产业培训中形成的全电力仿真实训资源,也将在服务学历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仿真实训中心作为本次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部门,也是首次承担学历教育任务。实训中心将以此次专业实践为起始,不断健全面向学历教育的实训体系建设,持续强化仿真实训的资源保障和专业支撑作用,在为非学历教育品牌服务的同时,为学院的学历教育贡献更大价值。